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司法效率

司法效率

  司法效率是指以单位司法资源的投入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案件处理,即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以提高诉讼运作效率,严格审限制度,降低诉讼成本为手段,以减少案件的积压和司法拖延等现象。

目录

司法效率的要素

  司法效率包括时间和成本两要素。时间要素主要是指立法、司法、执法等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从事为了做到有法可依和依法解决社会冲突,执行裁判等这些实现一定的利益目标或价值目标的活动所销蚀的时间。成本要素则主要是指时间销蚀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以及政治、伦理、道德、法律信仰等方面的成本。

司法效率的核心

  司法效率是解决司法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即司法效率的核心应当被理解为司法资源的节约或对司法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公正判决能迅捷地作出和执行;二是作出判决和执行判决所需要花费的社会成本(费用、时间、人力)较低;三是公正判决的实现率(执行率)较高。

实现司法效率的主要方式

  实现司法效率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有用工作量。效率原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随着各学科的相互融合,其逐渐成为一个法学价值目标。法律中所存在的价值,并不仅限秩序、公平和个人自由,许多法律首先是以实用性,即获得最大的效益为基础的。我国目前进行的证据规则的制定,也有参照外国经验,追求诉讼效率的功能,即控制审判的时间和成本,达到提高诉讼效率,迅速结案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司法效率是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对快速结案的片面追求,它体现了司法资源有限性对诉讼活动的制约。

提高司法效率的方法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司法效率:第一,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资源的整体效益,最大可能地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以最低的司法成本实现司法公正。第二步,公平与效率兼顾。公正与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体系的两大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司法制度所应当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是一致的、统一的。

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的主要原则和价值目标;司法效率是司法制度的工具理性和刚性原则。

  (1)公正与效率一直被视为司法活动的两大价值目标;

  (2)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其对司法改革的价值导向地位是司法活动的本质要求决定的。公正司法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公正对司法的重要意义是由司法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是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司法公正是社会公众的基本保障;

  (3)诉讼经济和诉讼效率成为公认的诉讼原则。司法程序的运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合理性;

  (4)只讲求公正,设臵繁琐的程序,过分扩张当事人权利,必将大大减慢办案速度,浪费司法资源,案件久拖不决,损害当事人权益,最终也不能维护公正;

  (5)任何提高诉讼效率的举措又应当以保障当事人基本的诉讼权利为底线,不能单纯以提高诉讼效率为由否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这样有碍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实现;

  (6)在司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辩证地处理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保障公正的前提下,兼顾效率的提高。既要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也要解决诉讼效率低,成本高,当事人打不起官司的问题。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市售率    下一篇 收入乘数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领资料
公众号
小程序
会计网小程序
初级会计精选题库小程序
视频号
APP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