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并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一项专业性会计活动,事业单位会计主要以《政府会计制度》作为核算的依据和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量和分配利润;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不得出资者分配剩余资产;不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类
事业单位会计,按行业可分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农、林、水利、勘探事业单位会计等。它们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具有进行预测、控制、核算、分析、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
为此,分设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个会计要素,按会计要素分类设置会计科目,以为会计图形,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运用借贷记账法,实行历史成本模式,编报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和目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一般指《政府会计制度》,是为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由财政部制定并发布的部门规范性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方面有关的会计信息,通过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科学性的社会管理、并作出准确的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的比较
事业单位会计与一般的企业会计相比,事业单位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量和分配利润,同时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而事业单位会计与一般的企业会计在会计原则等要求上基本相同,两者都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以及重要性原则等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为了规范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的制度。与适用权责发生制的企业不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值得注意的是适用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已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事业单位,均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