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的定义也包括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绿色金融的目的是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而环境效益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二是给出了绿色项目的主要类别,这对未来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的界定和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绿色金融包括支持绿色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说明绿色金融不仅仅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也包括绿色保险等风险管理活动,还包括了有多种功能的碳金融业务。
从理论上讲,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的发展
2015年9月,我国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其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
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金融业支持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在金融市场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全面落实和正式启动。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作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绿色金融产品种类
常见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及股权投融资、绿色期货和期权、绿色保险、绿色融资租赁、环境权益交易与融资、碳市场与碳金融产品、转型金融产品等。
绿色金融发展政策
人民银行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三大功能”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即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与市场体系和国际合作。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