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公用经费变动率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人均公用经费变动率是指,本年度在职人均公用经费与上年度在职人均公用经费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改善“保运转”状况的努力程度。
人均公用经费变动率的计算公式
人均公用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人均公用经费-上年度人均公用经费)/上年度人均公用经费]×100%。
公用经费概述
公用经费是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用于购买商品、服务、办公设备等方面的支出。
公用经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物业管理费、劳务费、工会经费、委托业务费、租赁费、邮电费、培训费、劳务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手续费、水电费、设备购置费、维修维护费、专用材料费和其他费用。
单位公用经费实行“定额包干、超支不补”的管理办法。定额公用经费按在职在编职工人数计算,每人每年包干经费按财政部门规定的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标准动态调整。包干经费由单位根据各部门工作需要,统筹使用,不得转发个人,结余部分不结转下年。杜绝挤占、挪用专用经费。不纳入定额经费管理的公用经费支出,应本着工作需要、经费许可、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要求,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报销审批的程序进行管理。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