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财务  >  预算调整率

预算调整率

预算绩效指标

  预算调整率是指部门(单位)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目录

预算调整率的计算公式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预算调整概述

  预算调整是预算变更的一种情形,特指需要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预算调整:

  (一)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

  (二)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

  (三)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四)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预算调整的原则:

  (1)不随意调整原则。预算方案一经批准,非客观需要不得随意调整预算。预算调整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不能为了个人或部门利益而擅自改变预算目标和内容。

  (2)内部挖潜原则。当不利于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出现后,应首先通过内部挖潜或采取其他措施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预算调整应当尽量减少对财政收支平衡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

  (3)积极调整原则。当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影响预算目标和内容的实现时,应积极主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以保证预算方案符合客观实际情况。预算调整应当及时反映政府职能转变、政策取向变化、民生需求变化等因素。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重点支出安排率    下一篇 支付进度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