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组合
资产组合效应
资产组合效应是货币存量的增减,引起资产结构重新组合,进而导致经济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作用。
资产组合效应是阐释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传导机制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关键环节。货币政策的执行会破坏支出单位原来的资产结构均衡,引发新的结构变动。假定中央银行以从市场购进债券的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其影响首先就是使一些支出单位的资产组合中出现了超额的货币,即它们的资产结构均衡遭到破坏。为了恢复均衡,各支出单位开始购买债券。由于同样的原因,这种用债券替代货币的过程又会进一步破坏资产结构的均衡,并引起进一步调整资产结构,直至所有的金融资产都被波及。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又称为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可维茨在他的学术论文《资产选择:有效的多样化》中,首次应用资产组合报酬的均值和方差这两个数学概念,从数学上明确地定义了投资者偏好,并以数学化的方式解释投资分散化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资产组合和选择问题,标志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开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传统投资回报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而不是回报,是整个投资过程的重心,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背书提单 下一篇 建设单位基建资金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