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简称PV(photovoltaic),主要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以及光伏发电的应用等多个环节。

目录

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及设备产业。光伏上游产业的原材料包括硅料、硅片(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金属硅、银浆/铝浆、电池片及其他辅料(铜、铟、硒、钙钛矿、砷化镓/锑化镉)等。光伏上游产业的设备包括石英坩埚炉、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PECVD及扩散炉、切割设备、激光设备、丝网印刷成套设备等。

  光伏中游产业包括光伏玻璃、光伏组件、逆变器、电缆、光伏支架、汇流箱、蓄电池及其他零部件:光伏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一般由一系列半导体材料制成的PN结组成。光伏组件是由多个垫付电池串联或并联成的模块,可用于收集和转换太阳光能为电能。

  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主要包括以集中式电站、分布式电站(含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其他光伏应用系统(充电桩、光伏棚、光伏交通灯等)的投资、融资、居间服务、电站交易、设计、施工、运维、电站材料回收、光伏代理、检测、咨询、资产运营、业务培训等业务为核心的企业群体。

  各环节发展核心各有特点:硅料以产能为核心,电池片以技术变化为核心,组件和装机逆变器等以终端需求为核心。

发展现状

  我国光伏产业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技术、产能、装机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面临产能过剩、价格内卷和国际政策压力等挑战。未来需通过技术升级、产能优化、储能协同及全球化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1、产能过剩与价格战

  2024年组件库存达60GW,硅片库存26.4GW,产业链价格暴跌40%-50%,企业普遍亏损。

  2、国际贸易壁垒与技术竞争

  美欧印等市场通过关税、本土化生产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美国组件产能三年增长10倍至45GW,加剧国际竞争。

  3、消纳与储能配套不足

  弃光率上升,配电网接入能力受限,需结合储能提升系统稳定性。

产业相关政策

  “十四五”以来,相关部门发布了一波利好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涵盖光伏补贴、光伏建设方案、光储、BIPV、光伏规划、电力市场等相关方面:

  (1)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文件提出,推动“沙戈荒”风光基地、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等接入电网。有序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加强市场机制创新,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实现新能源发展与市场建设协调推进,更好发挥市场促进消纳作用。

  (2)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

  (3)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印发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并落实到重点行业企业,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推动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绿证全覆盖和应用拓展,加强绿证与国内碳市场的衔接和国际认可,进一步提高绿证影响力。

  (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分布式能源”首次被写入。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现金收支    下一篇 云计算产业

标签

参考资料

[1].  光伏行业产业链全面梳理   https://mp.weixin.qq.com/s/kseG0WXO4WFLjAf_Bbi5xA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