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新产业,是指以实现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提供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综合性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产业链
节能环保产业链可分为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两种。节能产业链,其上游主要是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电子元器件等节能技术研发行业。下游则主要包括市政以及钢铁、电力、水泥、冶金、化工等工业用能终端行业。节能产业链一个相对突出的特点是,上、下游行业存在一定的重叠,即需求方同时也是供给方,如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
节能产业链全景图
环保产业链,也可以划分为:上游环保产品生产,中游环保工程,以及下游环保运营。主要覆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和土壤修复五大领域。
环保产业链全景图
发展趋势
1.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持续稳步扩张,产值屡创新高。
2.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步伐加快。
3.节能环保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4.不同行业和地区对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在经历显著变化。
产业规划及政策
(一)《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意见指出,壮大绿色环保企业,加快培育市场主体,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一批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开放石油、化工、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适时修订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提出要坚持“总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双轮驱动、两手发力,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工作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和各方统筹,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先立后破,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
(三)《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意见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四)《“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提出在新阶段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