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百科分类 >> 审计

"审计" 分类下的词条

事实错报
编辑:1次 | 浏览:2019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5:31
标签: 事实错报

摘要: 事实错报是指被审计单位收集或处理数据的错误。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测试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购入存货的实际价值是15000元,但账面记录的金额却为10000元。[阅读全文:]

未更正错报
编辑:0次 | 浏览:4093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5:27
标签: 未更正错报

摘要: 未更正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累积的(指不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且被审计单位未予更正的错报。[阅读全文:]

完成审计工作
编辑:0次 | 浏览:1729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5:18
标签: 完成审计工作

摘要: 完成审计工作是整个审计业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是审计人员在执行了对各项交易及账户余额测试后而在编制和签发审计报告前进行的综合性审计测试工作,其对审计报告直接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全文:]

综合性审计方案
编辑:0次 | 浏览:2352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5:09
标签: 综合性方案

摘要: 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总体审计方案包括综合性方案和实质性方案。[阅读全文:]

实质性方案
编辑:0次 | 浏览:2003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5:01
标签: 实质性方案

摘要: 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总体审计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阅读全文:]

货币单元抽样
编辑:0次 | 浏览:1923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4:21
标签: 货币单元抽样

摘要: 货币单元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它是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的分支,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阅读全文:]

比率法
编辑:0次 | 浏览:3615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4:11
标签: 比率法

摘要: 比率法是指,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金额。比率法是传统变量抽样的常见方法。[阅读全文:]

均值法
编辑:0次 | 浏览:2873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3:59
标签: 均值法

摘要: 均值法,是指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然后用这个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体规模,得出总体金额的估计值,总体估计金额和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总体错报。[阅读全文:]

传统抽样变样
编辑:0次 | 浏览:1091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1-13 13:48
标签: 传统变量抽样

摘要: 传统变量抽样是指,运用正态分布理论,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阅读全文:]

其他事项段
编辑:2次 | 浏览:3148次 词条创建者:溪溪     创建时间:10-19 19:10
标签: 其他事项段

摘要: 其他事项段,是指审计报告中含有的一个段落,该段落提及未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的事项,且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该事项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阅读全文:]